對於登山鞋,目前還沒共同的定義,我們綜合市面上登山鞋的特色,歸納出三點:
1.高筒:登山鞋與一般鞋子差別最大的是高筒可以保護腳踝。爬山時身上常背著超過15公斤以上的裝備,當整個上半身變重,腳如果沒有跟著變強壯,就容易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扭傷腳踝。
2.防水:在戶外,鞋子一旦濕了就乾不了,而濕了的鞋子會造成起水泡、失溫等後果,所以我們會特別要求它的防水,目前大部分用在鞋子上的防水透氣材質是Gore-Tex。
3.刻痕深:絕大部分的登山鞋的鞋底刻痕比較深,抓地力強。刻痕深容易卡泥土,一旦刻痕被泥土填平,抓地力也會相對減弱,所以刻痕深到一定的程度後,就沒有太大的意義。在粗糙的表面上,靠刻痕加強摩擦力;在光滑的表面上(如潮濕的樹根、長青苔的石頭),就需要大接觸面積及材質本身的防滑,就這一點來說,雨鞋在光滑的表面表現的比較出色。
在台灣,我們通稱這樣的鞋子為登山鞋,但在專業的製鞋品牌中,會將登山鞋分成許多等級。以歐洲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德國LOWA為例,就將鞋子細分成AllTerrain,Hiking,Trekking,Backpacking,Mountaineering等不同的等級, All Terrain可能是一個下午的郊山,Hiking頂多是類似玉山的兩天一夜輕裝健行,Trekking是長天數的移動式旅行,Backpacking強調背負重裝的長程縱走,至於Mountaineering,就是冰雪岩混合地形或純雪地。等級愈高的鞋子越硬越重,當我們走的地形越困難,背的裝備越重,我們就需要愈高等級的鞋子來保護自己的腳,硬且重的鞋子剛穿起來比較不舒服,卻能提供我們的腳比較好的保護,但如果只是幾個小時的郊山,就沒有必要穿太硬太重的鞋子來折磨自己的腳。
雨鞋與一般鞋子最大的弱勢是沒有辦法保護腳踝,也許有許多身強體壯的人可以不需要登山鞋就可以走得很好,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需要登山鞋。尤其是登山嚮導,不能單憑自己的狀況,去建議他人穿一般的運動鞋或登山鞋。
在上坡時,容易發生的問題是,當鞋子還不是那麼合你的腳時,磨到後腳跟而起水泡,所以上坡時,我們可以稍微放鬆鞋帶;而在下坡時,為了防止腳尖頂到鞋子,必須將腳跟退到鞋子最後,再綁緊鞋帶。由於現在製鞋技術的進步,一雙好的Hiking以下等級的鞋子已經不需要太多時間去適應,許多甚至剛買到就可以穿上山,但Trekking以上的等級還是建議先穿幾天再上山。
選購
在品質無虞的狀況下,認清自己的行程需求,挑一雙適合的等級,看起來順眼,穿起來舒適的鞋子。目前鞋面分為全皮面及皮布(化學纖維)混合面,皮面耐磨,布面透氣,為求耐磨,鮮少全布面的登山鞋。
1.選購登山鞋時,最好穿著自己的毛襪試鞋。
2.試穿時,鬆開鞋帶,將腳尖頂至鞋前端,後腳跟留約一根手指可以自由進出的空間。
3.綁鞋帶時,將腳跟頂到鞋子的後端,使剛才留下來的空間留在鞋子前面,下坡時才不會使腳尖頂到鞋子。
4.穿上登山鞋後,主要是去感覺腳踝以外的部分,有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;楦頭太窄會壓迫腳掌,楦頭太寬腳掌容易滑動,可以在店家所提供的上下坡道試試下坡時會不會下滑頂到腳尖。在山下的任何一點不舒服到了山上都有可能擴大,絕大部分第一次穿高筒鞋的人都會不習慣,但這樣的感覺通常能在短時間克服。
留言列表